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皮肤性病防治网 >> 非淋菌性尿道炎 >> 正文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指有尿道炎,但尿道分泌物查不到淋球菌的一类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通过性交传染,进而侵犯泌尿生殖器官。近几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就有超过25万人感染此非淋菌性尿道炎,占性病的第三位。
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要注意对衣原体和支原体共同敏感的药物有四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多西环素、可巴沙星、克拉红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5%-10%的支原体对四环素耐药,对四环素耐药菌株也对二甲胺四环素耐药。尤为注意的是,多西环素、四环素、司巴沙星这些药物禁用于妊娠妇女。
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结束后一周左右应该随访复查。治愈的标准为症状消失,尿道分泌物在1000倍显微镜下,多形核白细胞应当小于或等于4个。原有病原体在检测时为阴性。另外,对完成治疗后小于三周进行的非培养检测,有时可因持续排泄已死亡的病原体亦可出现假阳性。